作者:武漢市第一醫院 主管藥師 汪元元
芒種一過,酷暑將至,隨著暑假假期的臨近,各類游泳池和水上游樂設施即將再次迎來人流高峰,然而如果大家對于公共泳池中潛在的染病風險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的話,可能樂極生悲的情況將不期而至!下面具體介紹一下與游泳相關的疾病。
性傳播疾病會通過泳池傳播嗎?
性傳播疾病較常見的是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主要指尖銳濕疣等疣樣病損)。生殖器疣的病原是人乳頭瘤病毒(HPV),主要經性行為、母嬰和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共用毛巾、剃須刀等個人物品可能導致感染,但未見在泳池中經池水感染的報告。淋病奈瑟菌和梅毒螺旋體對干燥、寒冷、熱以及常見消毒劑均敏感,因此只要泳池和水進行了循環消毒處理,一般是不必擔心經游泳傳播的。
皮膚病會通過泳池傳播嗎?
游泳時應注意預防皮膚病, 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膿包瘡,潰爛后便結成蜜黃色的漿痂, 很容易在水中播散,一經接觸即會傳染;而皮膚淺層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癬、腳氣、灰指甲等,通過拖鞋、毛巾也極易傳染,游泳時有可能將疾病傳給他人;疥螨、陰虱等寄生蟲一般不會在池水中傳播,但容易經共用物品傳染。
游泳會導致耳道炎癥嗎?
消毒不合格的池水會成為細菌和真菌的溫床,游泳時難免吞進少許池水,初學者和兒童吞進的池水會更多,再加上兒童咽鼓管位置比成人更接近水平,吞進池水后細菌很容易經咽鼓管進入耳內,引起中耳炎。
此外游泳時耳內也很容易進水,原來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臟水停留在耳內會使耳屎軟化,使耳朵堵塞、流膿等,引發外耳道和中耳炎癥,如化膿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嚴重的還會引起鼓膜穿孔。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游泳后應將耳內的水排出來,比較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單腿跳立法,有積水的一側耳朵歪向一邊,用單腿原地跳動,連跳幾下可以把水震出來。
游泳會導致消化道疾病嗎?
當池水中致病菌數目較多時,吞入池水還有可能引起胃腸道疾病,表現為腹瀉等癥狀。隱孢子蟲和藍氏賈第鞭毛蟲是常見的胃腸道寄生蟲,這一類寄生蟲是寄生于人和其他多種動物胃腸道的一類致病性原生動物,可經介水性途徑傳播造成人群感染,會引發腹瀉、嘔吐、低燒,甚至危及生命,給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據醫學期刊報道,1995-2002年8年間,美國共發生了42起因游泳而引起的隱孢子蟲感染暴發,共11918人發病。發病時間集中在每年的6-9月,主要是游泳池受糞便污染引起。1996年-2002年,美國相繼發生了3起因游泳而引起的賈第蟲病暴發,共97人發病。國內的泳池衛生與國外尚有差距,因此更應重視。此外,在泳池中因“吞入”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而引起的腹瀉就更常見了。
公共游泳池有多臟?!小心病從“泳”入,別說我沒告訴你
人類糞便中的隱孢子蟲卵母細胞
眼部傳染病會通過泳池傳播嗎?
游泳后,眼睛發紅刺癢,還會有怕光、流淚、眼分泌物增多等癥狀,這就是急性結膜炎。據統計,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的紅眼病,在每年的6月份至8月份的感染率是1月份的兩倍,而且發病者以經常游泳的人居多,究其原因,沒有經過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傳播的重要途徑。紅眼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 傳染性強, 傳播迅速, 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為媒介。此外, 沙眼衣原體在嚴格消毒的池水中可被殺死,但如果池水被污染,則有可能使健康者染上沙眼。
游泳會導致婦科疾病嗎?
泳池的洗澡間也可能是一個污染源。幾乎每個游泳過的人都會在里面沖澡, 因為衛生條件與設備并不完善, 毛巾等洗浴用品常常胡亂搭在欄桿、水龍頭上。這樣很容易傳染疾病, 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人更是如此。同時也帶來了傳染婦科病的隱患, 不潔的紙巾、洗浴用品、潔具等都可能傳染婦科疾病。
不過,公共泳池雖有傳播各種疾病的可能性,但我們也不必因噎廢食,謹慎行動即能幫我們遠離風險。如何最大限度地確保游泳衛生,這里有幾點建議:
1、選擇信譽好、管理規范的游泳館,其消毒措施比較嚴格,衛生情況相對有保障。我們可以通過“四看”來找到理想的的泳池。
① 看池水。是否清澈,水面有無漂浮的雜物,池底有無沉淀,池水的泡沫能否在15秒內消散。
② 看證件。看看衛生許可證,員工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等信息是否公示在游泳池旁,是否公示了當日水質情況,包括水溫、PH值、余氯濃度、投放消毒藥情況、循環水次數或新注入水量等。
③ 看池底。看看泳池底部,或泳池旁邊的出水口,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斷進出的現象。如果有,則說明其水循環消毒裝置在正常運作。
④ 看設施。正規的游泳池更衣后必須通過強制性淋浴和含有較高余氯的浸腳消毒池可以進入游泳池。
2、不要在人多的時候去游泳。游泳的人越少,潛在的傳染源也就越少。
3、游泳前后都應淋浴和漱口。游泳前要淋浴一下, 沖洗掉身上的汗液, 以免汗液中大量的尿素污染池水, 并經浸腳消毒池進入泳池, 進入泳池前要適當活動。不要在泳池中吐痰或大小便。游泳時間一般不要超過兩小時, 游泳之后要及時淋浴, 因為游泳池的水中含氯比較高, 對頭發、皮膚有一定的腐蝕性,泳后立即洗澡, 把身上的氯和粘附的病原菌洗掉。另外由于水中的含氯消毒劑對牙齒釉質有侵蝕作用,故游泳后要立即刷牙或漱口,以減少口腔中次氯酸和高氯酸對牙齒的損害。為了預防紅眼病,必要時可以在游泳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1歲以上的兒童建議使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成人可以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
4、自備游泳用品。自帶衣物儲存袋和泳衣、泳帽、泳巾、拖鞋及洗浴用品, 任何時候都不要與他人共用。換下來的衣服也要用干凈的袋子裝好, 特別是內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
5、自覺維護游泳場館的衛生。去公共游泳場館游泳時, 游泳者要自覺進行體檢, 如患有肝炎、心臟病、皮膚癬疹(包括腳癬)、急性結膜炎(紅眼病)、中耳炎、腸道傳染病, 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不應進入公共游泳池。
6、避免接觸傳染源。接觸要謹慎,不與有明顯眼疾的人一起游泳, 游泳時應佩戴泳鏡。游泳時最好使用游泳專用耳塞, 以防止耳朵進水發炎。盡量少觸摸水龍頭及門把手, 用手接觸過公用設施后要用肥皂清洗。不要到別人剛剛躺過或坐過、尚未干燥的椅子上休息,不要坐池邊的地面。
7、泳具要清洗后妥善存放。回家后將泳具洗凈晾干后存放在干凈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