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作為一項健康的運動項目,能夠起到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熟悉和喜愛。但是,對于游泳池水處理這方面的知識,可能大部分人都還不了解,其實游泳健康是取決于水質的潔凈與否,游泳池水處理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游泳池水質的健康,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
我們先來了解下游泳池的污染源頭在哪里?人體的汗液、大便、表皮污垢和化妝品以及粉塵、落葉、雨水等等,都會使游泳池水質污染。對于游泳場所的水質,國內現在有著一套很完善的監測標準,涵蓋了肉眼可見的渾濁度指標、以及更多像pH值這樣肉眼判斷不了的指標。而游泳池最常出問題的兩項指標是游離性余氯和尿素。
那游泳池水質指標超標,對人體有哪些傷害呢?池水中的尿素水平超標后,會為細菌的滋生創造更好的環境條件,而且它還會與水中的含氯消毒劑發生反應,形成三氯化氮這樣的化合物,刺激我們的眼睛和鼻子。這時,游泳池運營者會通過投放大量的消毒藥劑來抑制水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生長,以保證水質的干凈衛生。但是,大量的含氯消毒劑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的氯胺、三氯甲烷等有毒害物質,將給泳者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而健康環保的游泳池水處理方案應該是從水流動力學設計、專業的水處理系統,讓細菌缺乏生存條件,而非任其滋生后再用大量的氯化物殺死細菌,AQUA愛克專業泳池消毒設備(臭氧消毒設備、紫外線消毒設備、離子消毒設備等)使細菌無法生長,為大家打造安全、健康的低氯水環境。
那么,游泳池水處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
1、余氯含量不宜過高
確保游泳池水中游離性余氯控制在0.3~1.0mg/L之間,化合性余氯控制在<0.4mg/L的范圍內,余氯含量不宜過高,否則游泳者會因為強烈的刺鼻氣味而感到不適,還容易對游泳者的皮膚,特別是臉部和眼睛造成刺激和損傷。此外,余氯值也不宜過低,否則不能有效發揮消毒殺菌作用,難以保證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對于夏季的游泳高峰期,除了保證開放期間的余氯量要足之外,在夜間閉館后,游泳池水還應保持較高的余氯量(可在回收系統關閉前2小時內添加消毒劑)。通過延長余氯的接觸時間,可以殺滅和減少芽孢型細菌、耐氯性強的病菌等,從而進一步保證次日開館時余氯對細菌的有效殺滅能力。
2、加強循環過濾系統的運行
為了保證消毒滅菌效果,保證水質達標,需進一步加強循環過濾系統的運行。循環過濾的目的是降低水中懸浮物的濃度,保證水質清澈透明。由于細菌和各種致病微生物大都附著在水中的懸浮物上,過濾后大量截留,能使過濾后水中的微生物大大減少,減少了對消毒劑量的要求,延長了余氯的連續消毒能力。
3、游泳池水pH值的控制
游泳池池水的PH值必須要保持在7.2-7.8的范圍內,在游泳池處理中,調節pH值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消毒劑的殺菌效果取決于pH值,因此泳池管理者要每天監測PH值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要及時進行調整,使PH值維持在消毒劑的有效范圍內。
4、清掃館內衛生并定期消毒處理
對池水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是防止各種疾病傳播、保護游泳者健康和泳池水質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夏季游泳者較多的情況下,更應引起重視。游泳館閉館后,應及時刷洗游泳池池壁與池岸以及溢流槽,放空并清洗淋浴通道和浸腳池,并換上具有消毒能力的新水,清洗更衣室、淋浴間、廁所及通道等。采取一定的消毒措施,杜絕細菌的存活與繁殖,以減少次日開場時被游泳者帶入泳池內污染。
當然,游泳池也可以安裝專業的泳池消毒設備從而減少化學消毒藥劑的使用。
為了讓游泳真正成為一項健康的運動,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必須要注重游泳池水處理的各方面事項,對游泳池水質進行科學有效處理,才能保障水質的潔凈健康,給人們帶來更舒適安心的游泳體驗!